走进古朴的“潮汕门”徜徉揭阳市榕城区登岗镇洋淇寨内村配资平台排名,参观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在登岗镇这个素有“潮汕门户”之称的侨乡,乡村振兴的脉搏正强劲跳动。
登岗镇“潮汕门户”标识。
自2021年6月进驻登岗镇以来,由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牵头,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作为组团单位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目标,着力推动登岗向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稳步转型。
9月27日至30日,2025年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介会暨“千镇万品”进湾区活动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举行。驻登岗镇工作队组织了登岗大米、“白雪公主”红薯、香豆酱、香菇菜、灵芝等登岗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广州市北京路与湾区消费者见面。
“希望集中展示帮扶成果的同时,寻求文化旅游产业、高附加值农产品销售、生活用品销售等优质资源对接,以进一步提升帮扶效能。”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铸魂强基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工作队进驻后,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集中学习+实地研学+实践转化”三维学习体系,创新推行“榕树下党课”“田间议事会”,把政策宣讲、技术培训融入组织生活。“农村党员时间碎、地点散,我们就地开课,党员学了就能用,群众看了也信服。”工作队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党建联建是资源整合的“关键棋”。吴成辉介绍,工作队投入65万元协助镇委打造示范性党校及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农特产品展馆,实现13个行政村党建结对共建全覆盖。“我们还和12个中直省直工作队‘横向联动’,交流光伏项目、现代农业经验。在项目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攻坚,推动项目建设周期缩短30%”。
队伍培育上,工作队实施“头雁领航+青苗培育”计划,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茂名、河源等地考察学习,推动6名村书记成为“产业带头人”。据统计,工作队累计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开展党建、农技、金融等培训36批次,培训党员828人次。
工作队队员合影。
产业赋能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登岗是农业大镇,但过去产业单一、土地零散,农民增收难。”吴成辉和工作队队员瞄准农光旅融合路径,推动登岗镇从“农业大镇”向“产业强镇”转型。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工作队引进企业和专业种植合作社建设350亩稻薯轮作基地、580亩蔬菜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000亩种植面积及2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光伏项目更是“一举多得”,投入帮扶资金约360万推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利用闲置屋顶年发电收益超40万元,实现集体增收、农民得利、低碳环保。
“我们还推动强镇富村公司整合14个村资源,去年消费帮扶助农销售额146.1万元,返利分红12.8万元全部用于镇村慈善公益。”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外,工作队协调组团单位帮助销售登岗荔枝7万斤,帮助强村公司创收10余万元,还推动2个乡村振兴车间落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能。
工作队组织参加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举行的2025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千镇万品”进湾区活动。
民生为本
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工作队始终把民生关切作为帮扶工作的落脚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提升,一步步夯实乡村振兴的民生“压舱石”。
针对农村“夜行难”问题,工作队推动实施“乡村振兴光亮工程”,协调爱心企业捐赠太阳能路灯1051套,照亮13.5公里村道,惠及2万余名群众。此外,浦口村水改项目彻底解决了300余户村民“饮水难”问题,大大提升登岗群众的生活便利度。
整修学校成效。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在持续优化。工作队投入149.08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组织108名学生赴广州参加研学活动,并开展多轮奖教奖学。“我们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汕头中医药学会等机构开展义诊3批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补充道,针对安置区“办证难”问题,工作队积极推动揭阳潮汕机场安置区不动产登记办理,投入1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相关筹备工作,惠及5000多户居民。
工作队会同镇政府举办潮汕地区男子篮球邀请赛。
文化振兴同样关键。工作队挖掘院士故居、潮剧非遗等资源,打造文旅打卡点,去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办篮球赛、搞非遗展演,群众参与多了,乡村的‘精气神’就提起来了。”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说道。从照亮夜路的灯,到清净安全的水,从孩子们明亮的教室到老人舒展的眉头,登岗镇的幸福底色,正一点点变得饱满而温暖。
撰文:赵少君
图片:驻榕城区登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来源:南方农村报配资平台排名
天金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